124 这不是给自己挖坑么-《替身农妇养娃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周平立即找到杂货店,收购砂锅,边城所有杂货里的砂锅共一百多个,装车送往塞外。就这样一个二十钱的砂锅在塞外卖出了二百钱的高价。

    若是用羊肉换,得十五斤羊肉,十五斤羊肉转手能卖二百多钱。

    经此一次,张裕对周平就另眼相待了。

    牛车上的其他仨小子听得入了迷了,特别是志明,跑商这么有意思,商机无处不在啊。

    “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出去跑商就好了。”志宏歪着脑袋道。

    “是挺有意思的,不过我还是喜欢跟着姐姐。”志远道,最近他识字不少,特别满意现在的生活。

    “傻瓜,跑商也是帮姐姐跑啊,又不是不要姐姐,你总不会一辈子依靠姐姐养活吧。”志明道。

    作为大哥,他清楚地知道,他们三兄弟秉性是不同的,但人性都不坏。否则毫无血缘关系的人,怎么能一起共患难那么多年。

    茅屋的院里,来了不少人。

    都是请来跟董梅学织毛衣的第一代弟子,至于后面的二代三代她就不管了。青莲青柳本来也想学,但是董梅却道:“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跟着先生读书,其他的事情先放放。”

    除了秀云、周燕、于氏,还有汪氏的二儿媳周氏,另外王氏是不请自来的,在院子外头就忐忑不安起来,她十分想拿下这织毛衣的活。

    芸娘也被叫来了,按吴氏的话说:“梅娘啊,你太好心了。”

    芸娘是个苦命的,跟过去的梅娘差不多,若是董梅没穿过来,估计梅娘过得比芸娘还不如。董梅不过是想让芸娘多个手艺,毕竟她还要养着三个女儿,其中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。

    董梅给每人发了一副木针,见到毛线的那日,她就请周树根做了十副织毛衣的木针。

    她耐心地从起针、针法教起,把昨个的织品拿出来给大家看,又讲解了不同针法的特点。简单来说就是,需要紧身的效果,那就平针上针间隔着来,比如织袖口领口这些。接着董梅画了几款简单的毛衣款式,教她们如何上袖子,织领子等。

    来的这几位都是手巧之人,一点就通。用不了多久,她们必定超过董梅,在这个没有缝纫机的时代,织件毛衣对妇人们来说已经是很简单的事了。

    她把人员分成两组,一组织毛衣,一组织毛裤。先从最小号的婴儿毛衣开始,这样速度快,织好了样品好送去给张裕的主子过过目。

    再者她也能看看大家速度,好估算手工费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