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2 他能顶门立户的-《替身农妇养娃记》
第(2/3)页
“无事,你帮着带来了,省得人家跑一趟,都挺忙的。”
“就是,您瞧婶子这胸怀。”敬庭忍不住打趣汪氏,“婶子,您不知道,我娘叨叨了一路,生怕自个多管了闲事。”
都是生意上往来的人情,往后是要还的。这样的人情何尝不是生意上的润滑剂?
得空,于氏赶忙把毛衣的情况说了下。
据鑫泰货栈反馈的情况,第一批毛衣已经运往京都,初步打开了销路。不管是小件的围巾袜子手套,还是大件的毛衣,非常抢手。
“张师傅今个送礼时跟我讲了两句,多少都能卖出去。特别是大件的毛衣,他们已经开始接受预定。”于氏道,“另外,咱的精品毛衣更是抢手,越精细越好。”
“他还说好些事要当面跟你说呢,估摸着他忍不了几天要来看你。”
“婶子费心了,最近交上去的毛衣,到时候你再清点一下。”董梅道,“月子里我怕是顾不了那些了。”
“放心吧。”
“姑姑来了。”青禾在外头喊道,最近几个孩子跟金娇特别亲近,真不愧是亲姑姑。
金娇一进屋,既高兴又难过,“大嫂,幸好老天爷保佑,否则我如何对得起我大哥啊。”她红着眼睛,忍着泪不让掉下来。
罗氏那样,她夹在中间真是太难了,原先还想着要是两边能和好,她也高兴。现在看来,她娘对她大哥大嫂是真的恨之入骨,无法融合了。
“大嫂,我给您赔不是了。”金娇拭泪道。
“这跟你有什么关系?”董梅道,“赶紧过来瞧瞧你的小侄子吧。”
“柱子,这是姑姑。”
“柱子?”金娇一听傻眼了,这不像是董梅取的名字啊。
“这是他三姐起的名儿,我都没法子改了。”董梅也忍不住笑起来,“咱可不是一般的柱子哟。”
“大名李元良。”董梅道,男孩起名都得按照族谱上的辈分走,他是元字辈的,既然是顶梁柱,那就叫元粱。董梅想来想去,就把“梁”改成“良”。问过秋菊,她也觉得元良不错,有大善至德之意,挺好。
“李元良,这名儿听起来就不是一般人,俺侄儿将来定是大人物。”金娇也高兴起来,忘了娘家那茬儿。
说话间,洗三仪式开始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