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秦冬松扯了扯嘴,见小丫头凝神的样子,到底还是没说什么。就一旁干杵着,这是他舅交代的,不得离开青柳半步。 这时门口进来三人,不经意间瞥见了伏案抄写的青柳,都顿足定睛看了看。 “好久没见这丫头,我昨个还想她们了。”花辞又换了把新扇子。 “她这是在干嘛?”言裕道,“以她娘现在的实力,该不需要这么小的孩子出来做工才对。” 曾泰不言语,走在前头,上了雅间。 秦冬松其实是个机灵的,想必是被王掌柜压着来上工的。刚才三人的目光被他瞧了准儿,他赶紧跑去给王掌柜通了个信儿。 不一会儿,王掌柜就躬身进了雅间,得知是打听青柳的事情,他不慌不忙道:“是董老板请求让她女儿在这做工的,还不要工钱,说是让孩子历练历练。” 三人诧异地相互看了看,这还真是闻所未闻。 “她的大女儿在街角那家米粮店做工,都是当账房,每日做半日,跟着她家送卤菜的牛车来回。”王掌柜道,“我前不久请这姐俩帮我对了下账簿,她俩可是帮了我大忙,竟然发现我那账房作了假。让我损失了不少银子。” “我当时就给了谢礼,可是董老板一个钱都不收。”见这三人感兴趣,王老板就扒拉个不停,“我可没见过这么大方的人,别看是个妇人,可人的眼界不是一般的高。” “这样吧,晚点叫那两丫头上来一下。”曾泰道,“你忙去吧。” 王老板有弓着身退出了雅间。 “学以致用!”曾泰自言自语,眼睛朝窗外看去,似乎想起了不少事情。自从他模仿董梅的发家路子,专门找各村里长开了几次会,鼓励他们利用村里的资源,大胆地搞副业。 还真是有了很大的起色。 撇去毛衣不说,有养鸡养鸭养鱼的。听说养的多的人家,专门拉到县城卖,还特别抢手,好些人跟县里的富户搭上了边,往后直接给人送家去。 不但如此,就连菜园子里的菜也顺带一起卖了个好价钱。 办作坊的更不用说,有两个酱油作坊,榨油坊,有模有样的办起来了,生意也开了个好头。还有几个酿酒作坊,也都能解决不少没活干的人。 “我听说她请人开荒种药材了。”言裕道,“就是你送给她的百亩荒山。” 第(2/3)页